我是“我是78001”--蔡利平(第一届毕业生)

新闻类型:毕业生 加入时间:2017年6月13日10:7


  我希望中美两国的年轻人,特别是江苏与印第安纳州的青年一代,以旅为媒,增加互访交流,增进彼此友谊,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共同努力!

  蔡利平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一个改革开放后首批中专生是如何走到世界顶级学府博导的位置,而且从1978 年与旅游结缘就一如往昔,一站到底。笔者带着惊叹和仰慕来到本届江苏发展大会境外嘉宾驻地——南京金陵饭店,蔡教授,一席正装,如约而至。

  说到求学经历,蔡利平向笔者展示了他“江苏旅游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前身)的学号牌,上面仍清晰印有“78001”,他说自己是全国首个旅游专业学府的第一个学生,冥冥之中就让他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在校对“旅游”还一知半解的苦读,到后来先后进入江苏南京双门楼宾馆、江苏国旅、外事旅游部门工作以及借调到中国银行,让他深感改革开放带来的迅速的时代发展,工作期间他拿下了“本科”文凭,随后“赴美深造”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毕业后走进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且一直坚持研究旅游专业方向。“美国的大学留校任教的情况不多,但在我离开普渡到西墨西哥州立大学任教三年之后,普渡邀请我回来,并给予可灵活调整职称年限要求的诱人条件,我意识到对于一个起步晚、又不是一直传统读书上去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和时间赛跑的机会。”蔡利平说,我用了7 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助教到教授的晋级。

  听罢,笔者忽然觉得找到了开始疑问的答案,这就是一位江苏旅游人对于旅游研究的“匠心”。

  蔡利平坦言,旅游本就是人与人的交流活动,旅游教育则要更多地深入一线,让更多的从业者、学习者有机会参与旅游,用经历反哺于课堂和科研。国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今后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他的很多课题从实践中来,更加契合实际,而当研究能够影响政策、行业规范和消费者行为的时候,这是这辈子从未离开旅游事业感到最幸福的事。当前普渡已同包括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在内的国内多所院校有良好的互动合作,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互访、科研互通、话题共享、学分衔接等方式共同培育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对于发展旅游的意义,如何发展旅游,蔡利平认为,旅游是经济活动,但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任何国家和地区决不能把旅游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来考虑,它是一项兼容并蓄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这是发展旅游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发展旅游,首先要问问当地居民需不需要,需要什么?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乡村旅游。“我回家乡盐城做了一些调研,那里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老城街道干净整洁,很多开放公园吸引着游客市民走进去,这种主客共享的生活可能远比建一个不疼不痒的景点更能体现旅游的意义,再比如现在比较风靡的特色小镇或旅游风情小镇,它不是生搬硬套一个形似的建筑就有吸引力的,让小镇真实地活着,这才是值得研究的内容。”蔡利平结合他所在的美国印第安纳州旅游发展经验建议,发展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应该走社区化的道路,如果过度开发、大拆大建带来当地社区居民的内心回击,这就是日后游客被宰的根源。除了“与现代文化方式冲突很大的生活方式改变”外,要更大程度的把主动权交给社区,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是否发展旅游、如何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来,而政府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有限度的介入、谨慎的引导、让村民去组织和成长。唯有此,当地生活才能成为游客眼中的风景,游客才能得到善意和友好的对待,旅游业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采访中,蔡利平还盛赞今年省旅游局启动的“ 江苏人游江苏”活动,他说类似活动已在印第安纳州连续举办了8 年,活动收获的不仅是跨区域的游客互动,更重要的是通过互游让江苏人了解了自己所在城市以外的变化,提高自己作为江苏人的自豪感,就如同这次举办江苏发展大会一样,当自己走出江苏乃至国门的时候,将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这种口碑效应,实际上已经让“ 江苏人游江苏”上升为一种国际化的旅游活动。而对于境外营销推介,蔡利平则说,新一代的美国人非常渴望了解中国,江苏的营销推介应追求与美国人的生活结合,比如淮扬菜的健康探秘之旅,中医药旅游、研学旅游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当前,美国市场上豆浆销量节节高,中医诊疗项目逐步列入医保范围,很多大学里研学旅行已成为必修课计入学分…… 这些改变都值得江苏旅游业者探索和跟进。我的学生当前还有一个课题是关于乡村旅游与年轻人怀孕的关系,这种把乡村旅游与健康生活结合的思路也是不错的主意。”



新闻出处:中国旅游报
新闻作者:雷琛烨,袁婷婷